跳到主要內容

体育媒体《体路》创办人徐飞 「运动员不放弃的心态,令我坚持下去!」

2022年07月29日
返回

谈到近年备受关注的体育媒体,非《体路》莫属,创办人兼总编辑徐飞正是CIE「传理学」副学士毕业生。她因为运动员很多永不放弃的故事,而受到激励。她希望藉着运动员相关的报道,让读者也受到一些鼓舞,突破自己!

Brainstorm是这样炼成的

徐飞在外国完成中六课程后,因事故需急着返港,之后继续在港升学。一直都很想读有关传媒的课程,惟当时只得中六学历,上网发现本港课程选择不多,当中对CIE的「传理学」副学士较感兴趣。加上该校园设于大学本部内,可尽早适应大学生活,对日后升学有莫大帮助。面试中她处处表达对这科的学习热热诚,最终成功被取录。

她坦言,课程有助奠定行业根底、以及发掘自己的潜能,尤其在创意思维启发方面。「印象最深刻是郑嘉麟老师(Benjamin)。有次他在堂上播放一些影片,之后问我们的想法。我听到『咇咇声』,感觉好似医院昏迷中病人的情况。他不介意学生各类天马行空的想法,就算你不肯定、不懂答案,他亦鼓励你去思考。这样不但启发学生的创意、亦可提升信心。其实『Brainstorm』正正也是现时拍片工作必需的装备之一。」

参加一场输硬的比赛

副学士毕业后,她一边任职体育记者,一边在其他院校先后修毕学士及硕士。在报馆任职体育记者时,有感报道本地体坛的版位相当少,每次采访只换来百零字的篇幅,她做到很气馁,最后灰心到递辞职信!心系本地体坛的她,2013年决定与几位行家创办体育媒体《体路》。「当时网媒仍未发达,我认为开发网媒成本不算很大,便自己学砌网站,很随心地发掘本港运动员故事。自己亦要一手一脚执错字、查核数据等,所以这方面的监管亦花点心思,因为以前在报馆有编辑、校对等代劳。」

初期经营艰难,10个月后才有微薄的薪酬,是运动员给她坚持的力量,当中不得不提2014年仁川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一场游泳比赛,该赛事所有选手只缺一只手或脚,但有位却是四肢全缺,游泳时只靠颈及腰一下一下的郁动,让身躯推向前。当所有人已抵终点,他只游到一半,这时全场屏息以待,一同为他拍掌打气。「当时我一边拍摄,一边『毛管戙』、眼湿湿。明明是一场输硬的比赛,但他依然要飞来参赛,挑战自己。体育精神就是这样,亦令我更坚定的做报道。」

旧剪报萌生一份刊物的诞生

除网媒外,徐飞更涉猎纸媒——2016年起开始出版专门报道本港学界运动消息的杂志《Junior》。热爱篮球的她,中学时更是学校篮球队成员,不时参与学界赛事,有次比赛输了之后,竟被体育记者访问,虽然只是50字左右的文字报道,但她跟队友开心到买了5份报纸,并过了胶,直至2015年她执屋时发现该剪报。

「我拿着那剪报跟同事谈到应该多报道学界,就算我当时输了比赛,但会珍而重之保留那份报道,影响可以很大,可能激励到他们做运动或者其他事情。」《Junior》的学校订户由当初50间,增至现时的二百多间,有时学生受访会询问记者是否来自《体路》,证明媒体愈来愈受重视。

关关难过,关关过 ,疫情下苦无采访机会,媒体如何常运作?她便推出新环节《隔离有节目》,由运动员分享隔离期间的生活点滴,陪大家一同度过疫情。

给DSE同学的话

谁没经历过学业的迷茫?!徐飞也不例外。「当日碍于学历,升学选择不多,庆幸入了CIE激发我的潜能。如同学DSE不太理想,升不到大学,不要视为低潮,因为可透过其他学习体验发掘自己的兴趣、思考未来。」

有意投入传媒工作呢?她表示,传媒行业不是高薪厚职,但却是一份好有意义、好有趣的工作,所以同学一定要对这行好有热情。「但要Keep住Passion才难,期间见到不少行家转行。初时一般人以为体育记者只是写波经,但我觉得不应是这样,所以《体路》专做本地体育报道。自己要对自己有要求,Keep住热血的初心,总会有结果。」

冀日后更多免费直播

「为甚么访问我?从来没有人访问过我。」2009年,徐飞任职体育记者第2年,被报馆派往山东全运会,冒昧邀请仍未成名的李慧诗采访,换来对方上述两句惊讶的响应,自从她俩成好友。在十多年体育记者生涯中,徐飞见证过默默耕耘的运动员,岂止「牛下女车神」一位呢?

作为香港体坛发展的见证者,亦陪伴香港运动员一同成长,她有以下分享:「以前的确不多人关注体育,随着愈来愈多香港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的卓越表现,政府也增加了资源的投放,尤其是奥运之后,很多市民都Into体育中。大赛热潮过后,市民热情减退,这是一直以来出现的现象。惟今次东京奥运后,仍可持续Keep住炽热的运动气氛,免费直播确有其重要性,希望将来政府可投放资源在免费直播方面。」

 

徐飞 (Faye)

  • 《体路》创办人
  • 香港体育记者协会副主席
  • 浸大文学副学士(传理学)毕业
  • 香港珠海学院新闻学(荣誉)文学士毕业
  • 城大文学硕士(传播文化) 毕业

 

图片来源: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