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来,国际学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现在,他们各自在社会上担当着不同角色,继续努力回馈社会。以下是部分毕业生的分享。

应用科学学部

我很感恩在國際學院體驗了兩年充實的學習生活。CIE詳盡的講課、實驗和實地考察,令我深入學習到與營養和食物管理相關的課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每位老師都對同學十分支持,而我也十分享受在和睦的氛圍下學習。
蔡廷芳  ’16
  • 現修讀公共衛生博士課程
  •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碩士畢業
  • 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榮譽理學士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營養與食物管理)畢業
CIE詳盡的講課、實驗和實地考察,我能深入學習到與營養和食物管理相關的課題。
蔡廷芳  ’16
  • 現修讀公共衛生博士課程

人文及语言学部

在學院的講師勉勵下,我能訂立目標,刻苦努力,並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獲得到最大的裨益。
曾日曦  ’10
  • 小學音樂教師
  • 2014年香港教育學院音樂教育榮譽學士 (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 畢業
  •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音樂系) 畢業
在學院的講師勉勵下我能訂立目標。
曾日曦  ’10
  • 小學音樂教師

商学部

CIE一直鼓勵我們追求知識,充實自己。加入投資學會,讓我有機會參加不同活動和比賽,並藉此得以擴闊眼界,實踐所學。我衷心感謝講師們在這兩年的用心指導,使我順利升上大學,修讀心儀學科。
朱瑞麟  ’20
  • 2022年香港理工大學金融科技理學士(榮譽)畢業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財務管理)畢業
CIE一直鼓勵我們追求知識,充實自己。
朱瑞麟  ’20
  • 2022年香港理工大學金融科技理學士(榮譽)畢業

传理学部

學院的講師是我認識中最有教學熱誠,他們了解學生的潛能,鼓勵我們為自己找尋可能。在課程中,我不單學到藝術設計的知識,也學會了創意行業必須的技巧 - 如何創造和表達意念。
黃芷霆  ’14
  • 記者
  • 2016年香港城市大學文學士(數碼電視與廣播)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創意數碼媒體設計)畢業
學院的講師是我認識中最有教學熱誠。
黃芷霆  ’14
  • 記者

社会科学学部

當年A-Level(高考)後,對前路感到迷惘,感謝APSS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才能和人生方向,在兩年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更培養了我對社會工作的熱情。雖然我沒有選擇從事註冊社工的工作,但我確信這幾年間對人和社會的認識,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幫助。
蕭婉雯   ’07
  • 中學教師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教育碩士畢業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畢業
  • 2009年香港浸會大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07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應用社會服務)畢業
APSS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才能和人生方向。
蕭婉雯   ’07
  • 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