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来,国际学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现在,他们各自在社会上担当着不同角色,继续努力回馈社会。以下是部分毕业生的分享。

应用科学学部

學院提供愉快的學習體驗,老師對我們關愛有加。除了學術知識以外,我們都能從師長的分享中獲得不同的建議。我更在學院認識了一群能互相扶持的好朋友。
周梓韻  ’23
  • 現修讀香港中文大學自然科學理學士(食品及營養)學位課程
  • 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營養與食物管理)畢業
老師對我們關愛有加,我們都能從師長的分享中獲得不同的建議。
周梓韻  ’23
  • 現修讀香港中文大學自然科學理學士(食品及營養)學位課程

人文及语言学部

在學院的講師勉勵下,我能訂立目標,刻苦努力,並在邁向成功的過程中不斷學習,獲得到最大的裨益。
曾日曦  ’10
  • 小學音樂教師
  • 2014年香港教育學院音樂教育榮譽學士 (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 畢業
  • 201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 (音樂系) 畢業
在學院的講師勉勵下我能訂立目標。
曾日曦  ’10
  • 小學音樂教師

商学部

在疫情影響下,雖然失去了旅遊科實習的機會,但是從課堂上的小組討論中,我汲取到不少關於酒店、項目管理和款待業的知識,幫助我裝備自己和選擇將來的理想工作。
徐藴瑤  ’21
  • 機艙服務員
  • 2022年南澳洲大學 旅遊及項目管理商學士畢業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旅遊及款待業管理)畢業
我學到很多有關旅遊及款待業的專業知識,例如酒店業的運作和架構,這讓我對未來就業方向有了明確目標。
徐藴瑤  ’21
  • 機艙服務員

传理学部

學院除了提供各式各樣的課程增進我對傳理學的認識外,透過「上莊」的機會,令我掌握團隊協作、活動統籌及項目管理的技巧,使我在工作上能夠獨當一面,發揮所長。
孫瑋鳴  ’15
  • 人力資源助理經理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學士(榮譽) - 公共關係及廣告畢業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傳理學)畢業
透過「上莊」的機會,令我掌握團隊協作、活動統籌及項目管理的技巧。
孫瑋鳴  ’15
  • 人力資源助理經理

社会科学学部

兩年的應用社會服務學習培養我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思維,使我更堅持成為社會工作者,堅守促進社會公義的使命,為弱勢社群爭取平等待遇。副學士的學習令我擴闊眼光及視野,受到導師及同學的感染令我對不公義的事更敢言。
黃信煒  ’11
  • 社會工作者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學士 (榮譽) 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應用社會服務)畢業
兩年的應用社會服務學習培養我對社會現象的批判思維。
黃信煒  ’11
  • 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