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来,国际学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学生。现在,他们各自在社会上担当着不同角色,继续努力回馈社会。以下是部分毕业生的分享。
应用科学学部
CIE提供多元學習活動,使我有機會參加不同類型的交流計劃及個人成長活動,當中不乏海外學習及本地參觀體驗。有幸在台灣及泰國兩地與當地官員、環團交流會面及參觀不同機構,這些活動皆使我大開眼界、獲益匪淺。
蔡嘉樂 ’20
- 現修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 地理與資源管理學課程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 (地理及資源管理)畢業
我有機會參加不同類型的交流計劃及個人成長活動,當中不乏海外學習及本地參觀體驗。
蔡嘉樂 ’20
- 現修讀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 地理與資源管理學課程
人文及语言学部
每位音樂家都應該有自己要走的路,要清楚知道自己發展的路向,不要盲目追求別人所擁有的,大眾希望得到的未必是你所想得到的。
馬文麒 ’11
- 現從事作曲、指揮工作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士(榮譽)畢業
- 201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音樂學)畢業
每位音樂家都應該有自己要走的路,要清楚知道自己發展的路向。
馬文麒 ’11
商学部
課程會指導升學路向和面試技巧,讓我可以預早練習和裝備自己。另外,課程亦提供有關創業的真人案例分享講座。啟發了我的創業思路,讓我未來的發展擁有更多選擇。
余彩芝 ’21
- 2022年南澳洲大學 旅遊及項目管理商學士 畢業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旅遊及款待業管理)畢業
課程提供了豐富的就業資訊,介紹了旅遊與款待行業不同的工作範疇,讓我進一步瞭解我的需要和未來的就業方向。
余彩芝 ’21
社会科学学部
CIE為我在進入大學之前打好基礎。心理學講師循循善誘,他們樂意解答同學的疑難,亦鼓勵我們探索,難得師生關係亦師亦友。而兩年間我也參加了不同的社會服務,充實自己。
梁嘉楠 ’17
- 中學教學助埋
- 2019年香港城市大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17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心理學)畢業
心理學講師循循善誘,亦鼓勵我們探索,師生關係亦師亦友。
梁嘉楠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