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來,國際學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現在,他們各自在社會上擔當著不同角色,繼續努力回饋社會。以下是部分畢業生的分享。

應用科學學部

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豐富了我對金融科技的理解和認知。當中的「財務規劃」課堂拓闊了我對金融市場和投資的視野,亦讓我理解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富管理方法,並學會將其與科技結合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將之與生活接軌。課程亦使我獲得編程和數據分析等實用技能,當中的解難和數據分析的能力更切合大學的技能要求,有助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張俊彥  ’23
  • 現修讀香港大學社會數據科學文理學士學位課程
  • 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金融科技)畢業
多元化的學習模式豐富了我對金融科技的理解和認知。
張俊彥  ’23
  • 現修讀香港大學社會數據科學文理學士學位課程

人文及語言學部

CIE專業中文課程全面,校外學習機會良多,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尋找方向。
鍾子南  ’18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士(中國語言及文學)畢業
  • 2018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專業中文)畢業
CIE專業中文課程全面,校外學習機會良多,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尋找方向。
鍾子南  ’18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士(中國語言及文學)畢業

商學部

縱使無法認識所有同學,但很開心能遇到現在的組員及朋友。當大家都為學業而感到壓力時,我們便會相約一同溫習,互相扶持。
何俊彥  ’23
  • 現就讀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學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 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專業會計學)畢業
縱使無法認識所有同學,但很開心能遇到現在的組員及朋友。
何俊彥  ’23
  • 現就讀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學商學士(榮譽)學位課程

傳理學部

學院的副學士課程設計完善,驅動我大步往前走,邁向目標。課程豐富了我的學術知識和技能,更提供為真實客戶策劃推廣設計的機會,助我累積實戰經驗,為日後發展締造無窮無限的機會。
莫皓燊  ’21
  • 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學士 — 公關及廣告(組織傳播主修)畢業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媒體傳播)畢業
學院的副學士課程設計完善,驅動我大步往前走,邁向目標。
莫皓燊  ’21
  • 2023年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學士 — 公關及廣告(組織傳播主修)畢業

社會科學學部

當年A-Level(高考)後,對前路感到迷惘,感謝APSS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才能和人生方向,在兩年愉快的學習過程中,更培養了我對社會工作的熱情。雖然我沒有選擇從事註冊社工的工作,但我確信這幾年間對人和社會的認識,對我的教育工作有很大幫助。
蕭婉雯   ’07
  • 中學教師
  • 2015年香港浸會大學教育碩士畢業
  • 2013年香港浸會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畢業
  • 2009年香港浸會大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畢業
  • 2007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應用社會服務)畢業
APSS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發掘自己的才能和人生方向。
蕭婉雯   ’07
  • 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