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來,國際學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現在,他們各自在社會上擔當著不同角色,繼續努力回饋社會。以下是部分畢業生的分享。
應用科學學部
學院提供大量與學科相關的實習、參觀和交流等機會,讓我早在學生時期便能與業內人士接觸,了解行業的性質和前景,找到就業方向。
溫家樂 ’19
- 生態調查員
- 2021年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社會科學學士(榮譽)畢業
- 2019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 (地理及資源管理)畢業
學院讓我早在學生時期就找到了就業方向。
溫家樂 ’19
人文及語言學部
國際學院助我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學院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一群專業、關愛的講師。除此之外,我亦從講師對我未來發展提出的指導和建議中獲益不少。
藍筠雅 ’16
- 高級研究助理
-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文學碩士畢業
- 2020年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文學士(榮譽)畢業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文化研究)畢業
國際學院助我建立紮實的理論基礎。
藍筠雅 ’16
商學部
在學院求學期間,我所獲得的不僅是課本上的知識,還在課程眾多的分組習作中,培養了紮實的人際溝通技巧,這些對我未來升學或就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除此之外,講師友善開放的教學方式,更提升了我們的學習興趣。
蔡錦鵬 ’22
- 現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士(榮譽) 學位課程 (經濟學及數據分析)
- 2022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工商管理 )畢業
在學院求學期間,我所獲得的不僅是課本上的知識。
蔡錦鵬 ’22
- 現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士(榮譽) 學位課程 (經濟學及數據分析)
社會科學學部
課程提供社區服務實習的機會,這些經驗讓我了解自身強弱的地方,幫助我準備自己追求理想的職業。
葉樂婷 ’14
- 運動村教練
- 2016年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文學士(榮譽) 畢業
- 2014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運動及康樂學)畢業
課程提供社區服務實習的機會,這些經驗讓我了解自身強弱的地方,幫助我準備自己追求理想的職業。
葉樂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