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分享
自2000年成立以來,國際學院培育了不少本地及非本地學生。現在,他們各自在社會上擔當著不同角色,繼續努力回饋社會。以下是部分畢業生的分享。
應用科學學部
我曾擔任學院的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會幹事,為推廣地理學出一分力。我亦有幸成為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的實習生,加強學習與地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些寶貴的經驗提升了我對可持續發展的興趣,希望將來能學以致用,貢獻社會。
馬芳晴 ’19
- 現修讀香港大學城市規劃理學碩士課程
- 2021年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 (地理學)畢業
- 2019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 (地理及資源管理)畢業
在學院學習的寶貴經驗,提升了我對可持續發展的興趣。
馬芳晴 ’19
人文及語言學部
副學士課程與我升讀的學系和科目有明確的銜接,升學後應付學業更容易,而且學院的跨學部選科設計令我有機會學習專業中文以外的知識,為我現在於講求創新和獨立思考的資訊科技創業公司工作打穩基礎。
何俊霖 ’11
- 資訊科技創業公司項目經理
- 2013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學士畢業
- 2011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專業中文) 畢業
- 2009年香港浸會大學副學士基礎課程畢業
跨學部選科設計令我有機會學習本科以外的知識。
何俊霖 ’11
商學部
這兩年的副學士生涯中,我學習到堅持對成功至為必要,除此以外也包括不同人的幫助,例如每當我遇到困難和疑問,我也會向各科的老師請教,他們也總是很耐心指導。
馮燿枏 ’22
- 現就讀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市場學)
- 2022年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副學士(工商管理)畢業
兩年的副學士生涯中,我學習到堅持對成功至為必要。
馮燿枏 ’22
社會科學學部
雖然在CIE的校園只有短短兩年,卻是我過得最快樂的日子。慶幸能夠在這裡修讀自己感興趣的科目,慢慢從不同的學習機會和人與人的相處過程中確立未來的方向與目標。叫我最珍惜的當然是這段日子裡所認識的老師和同學!
林翠賢 ’06
- 社福機構項目計劃經理
- 現正修讀香港大學社會 (輔導學) 碩士課程
- 2008年香港浸會大學心理學社會學學士 (榮譽) 畢業
- 2006年香港浸會大學理學副學士 (心理學) 畢業
在CIE的校園只有短短兩年,卻是我過得最快樂的日子。
林翠賢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