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活動
精神健康急救課程
「精神健康急救」源自澳洲,主要用於辨識出現情緒危機的人,在未獲專業援助前,初步介入及協助當事人,紓緩其痛苦和困擾,防止精神問題繼續惡化,並保障他和其他人的安全。完成十二小時課程後可獲發「精神健康急救」基礎課程證書。

課程內容
- 認識常見的精神病:抑鬱症、焦慮症、物質濫用及重性精神病
- 辨識精神問題及危機出現時的表徵
- 學習精神急救的守則及方法
- 協助當事人尋求專業治療服務及運用合適的社區資源
- 日期:2021年10月8、15、22、29日(星期五)
- 時間:14:30-17:30
- 語言:廣東話
- 對象:所有就讀副學士或學士學位的同學
- 報名請留意學生發展中心發出之電郵。
精神健康守護者計劃
此計劃旨在培訓學生成為校園的精神健康守護者,為CIE締造一個關愛的校園,提升同學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完成精神健康急救訓練後,學生於校園內舉辦不同精神健康推廣活動。



「當下 · 自在 · 靜觀校園」計劃
靜觀就是靜心觀察生活每一刻,觀察身體的感受和情緒,培養一份專注覺察力和開放的心,有助逐漸消除負面的思想,從容面對生活的壓力,達致「活在當下,樂得自在」的效果。計劃內容包括靜觀x藝術活動、靜觀練習小組及靜觀體驗工作坊。




更多資訊
什麼是睡眠衛生?
睡眠衛生是改善睡眠質素和白天功能的健康習慣。這些健康的做法不僅限於夜間習慣。它還包括晝夜週期的活動,例如起床習慣和運動。
為什麼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很重要?
擁有健康的睡眠習慣有助維持整天保持清醒,增強認知能力,促進更好的社交表現,加快身體復原速度,減少煩躁和焦慮,而助有助你享受睡眠。
睡眠衛生欠佳有何徵兆?
經常出現睡眠困擾,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不良睡眠衛生的典型徵兆。你可以查看下面的圖表,對你的睡眠衛生進行簡要評估。
你怎麼知道你睡得太多還是太少?
睡得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對精力,注意力和組織能力產生不利影響。你的最佳睡眠時間是一個範圍,而不是精確的時間長度。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方式和時長會出現變化,並且可能會與他人不同。另外,喚醒時間和其他睡眠衛生也與白天的身心能力有關。你可以諮詢學生發展中心的輔導員以了解更多資訊。
睡眠困擾等於睡眠衛生欠佳嗎?
噩夢和難以入睡是常見的睡眠困擾。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可以減少睡眠困擾的機會,但睡眠困擾的根源可能來自精神和身體。情緒困擾,反复思考,痛苦和身體狀況(如睡眠呼吸暫停)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學生發展中心的輔導員可以和你一起解決這些問題。如果你發現難以區分睡眠困擾的根源,請按此預約輔導員作諮詢。
睡眠衛生小貼士
睡前習慣
- 舒適︰溫度、暗、寧靜、床舖
- 限制螢幕時間
- 晚上避免攝取咖啡因、酒精
- 通過在睡覺前寫下來解決憂慮
- 僅將床用於睡眠、性和養病
- 使用喜歡的睡姿
- 定時上床睡覺
日間習慣
- 運用日光和人際互動協助清醒
- 運動(非睡前)
- 限製糖分攝取
- 避免午睡超過30分鐘
- 處理痛症
心理習慣
- 練習靜觀(正念)和放鬆
- 照顧好情緒和需要
- 了解您對壓力的反應
與睡眠有關的迷思
數綿羊有助入睡嗎?
一些研究表明,數羊其實是分散注意力多於放鬆。意象放鬆和一些想法技術可能比數羊更有助於誘發睡眠。學生發展中心的輔導員會在輔導或一些工作坊中教你放鬆技巧。
打鼾是否意味著睡眠質素差?
打鼾是常見的問題,通常對身體無害。然而,經常打鼾或與高血壓有關。如果睡眠時出現明顯的呼吸停頓或打鼾,則應諮詢醫生。
睡眠時大腦會休息嗎?
大腦是大型神經網絡。儘管大腦的某些區域在睡眠過程中變得不活躍,但在晚上仍存在許多神經活動,以維持我們的生命。另外,科學家相信大腦在我們睡眠時有發揮不少清醒難以有效進行的工作,例如整理記憶和發夢。
完全睡不著?
研究表示,面對睡眠困擾的人報告的睡眠時間,經常短於實際記錄下來的睡眠時間。作為維持正常機能的一種機制,嚴重缺乏睡眠的人可能並經歷一陣陣的睡意,以及自己難以意識的幾秒鐘「睡眠」。
藝・樂・園
「藝・樂・園」計劃致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自我理解,藝術鑑賞力和職業發展。學生會在富有心理學元素的藝術活動中,緩解壓力、提高自我接受能力、表達創造力,以及更深地發現自己的內在需求。學生更可以參與相關的職業講座和技巧培訓工作坊,為生涯發展做好準備。





